:::目前位置:關於我們 > 認識台北信友堂 > 大事記
大事記
年份 | 大事記 | 社會大事 |
---|---|---|
信友堂之起源(1860~1948) | ||
1860 | 美北長老會范約翰宣教師於上海黃埔建立「上海長老會第一會堂」,不久後移至「清心書院」主日崇拜,因此又稱「清心堂」。1919-1923年「清心堂」從校園內遷出,另建新堂。 | |
1882 (註1) | 美北長老會建立上海「思婁堂」,1925年遷到虹口重建,1928年完工,改名為「鴻德堂」。 | |
1888 (註2) | 范約翰宣教師於上海虹口建立「閘北堂」。 | |
濟南路時期(1949~1962) | ||
1949 (註3) | 由鴻德堂韓時俊長老、霍思美長老,閘北堂周盛清長老、陳升海長老於許昌街YMCA開始聚會。 | 政府遷台 |
1950 (註4) | 借用濟南路長老教會聚會,名為「中華基督教長老會濟南路國語禮拜堂」,由陳維屏牧師、沈辰遠牧師牧養。 | |
1956 | 現所留存最早長執同工會紀錄(濟南路禮拜堂第70次)。 | |
1957 | 購買信義路三段建堂基地;加入台灣長老教會;名為「中華基督教臺灣長老會信義路禮拜堂」;訪問(即探訪)小組開始。 | |
1958 | 現所留存最早周報紙本(第118號)。 | |
1959 | 推動八七水災救濟奉獻。 | 八七水災 |
1962 | 與「聯誼英語長老會」海侔登牧師協議共資建堂,名為「信友堂」。新制第1次長執同工會。 | |
羅斯福路舊堂時期(1963~1988) | ||
1963 | 「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中華基督教信友堂」獻堂典禮;姊妹會成立。 | |
1965 | 信友聖經書院、教會圖書館、週三晚上查經禱告會開始。 | |
1966 | 完成「中華基督教長老會信友堂」法人登記。 | |
1967 | 退出台灣長老教會。 | |
1968 | 設立高中職清寒績優獎學金;現所留存最早信友通訊紙本(第30期)。 | |
1969 | 教育大樓完工;花園新城主日開始。 | |
1970 | 聘寇順舉牧師;兒童詩班成立。 | |
1971 | 信友幼稚園、少年團契成立;接納韓偉長老為本堂長老。 | 退出聯合國 |
1972 | 幼年團契成立。 | |
1973 | 伉儷團契、青少團契成立。 | |
1974 | 信友團契成立;兒童詩班灌錄唱片「聖樂名曲集」。 | |
1975 | 兒童詩班前往香港佈道。 | 葛理翰佈道大會 |
1976 | 迦南福音隊出版詩集「我總是在等」。 | |
1977 | 建立土城佈道所;電話禱告網成立。 | |
1978 | 設立神學生奬學金;焦源濂牧師來配搭半年。 | |
1979 | 聘沈正牧師(1980按牧)。 | 美國與中國建交 |
1981 | 退修團契成立(1983更名迦勒團契)。 | |
1982 | 「關懷新來者」事工小組成立。 | |
1983 | 輔導團契成立(由信友、青年、青少、少年團契輔導組成,1996更名魚餅團契)。 | |
1984 | 建立石牌分堂,由諸長樂牧師擔任首任牧者。 | |
1985 | 主日守望禱告會開始;拿俄米小組(1986更名拿俄米團契)成立;信友幼稚園停辦。 | |
1987 | 第一屆差傳年會--舉目看田。 | 解嚴、兩岸開放探親 |
1988 | 信義路土地為政府徵收。 | |
羅斯福路新堂時期(1989~2008) | ||
1989 | 教會大樓改建完成;「愛心救助金」開始實施。 | 天安門事件 |
1990 | 預差團契成立(由宣教有負擔或尋求者組成,1992更名提摩太團契)。 | |
1991 | 差派韓吳期敏宣教師。 | 冷戰結束 |
1993 | 姊妹查經小組(2003更名婦女查經班、2009更名婦女查經團契)、恩典團契成立;差派洪黎暉宣教師;於溫州公園舉辦園遊會邀社區鄰居參加。 | |
1994 | 加恩團契成立;差派耀皿、紫蘭宣教師。 | |
1995 | 聘康來昌牧師(1997按牧);開始嵩年主日、青少年主日崇拜;頂樓球場使用。 | |
1996 | 建立內湖分堂;加力團契成立;第一屆快樂兒童營;差派藍逸明宣教師。 | |
1997 | 差派黃新明、許慧賢宣教師。 | |
1998 | 開始第二堂主日崇拜;開辦信友學苑;差派張美君宣教師。 | |
1999 | 參與九二一救災行動,建立東勢福音中心。 | 九二一大地震 |
2000 | 為迎接第二千禧年,舉行三次全教會禁食禱告會;週六日租借長老教會總會場地。 | |
2001 | 增加一堂成人主日崇拜,即第一堂7:45、第二堂9:15、第三堂11:00、青少年9:15。 | 美國九一一事件 |
2002 | 建立關渡自強分堂;雅斤團契成立。 | |
2003 | 週六日租借華神六樓。 | SARS流行、兩岸三通 |
2004 | 石牌信友堂建立竹圍分堂;(加恩、加力團契合為)加榮團契、兒童弦樂團、兒童音樂營開始;購買韓偉館。 | |
2005 | 泰北清邁「錫安之家」育幼院成立。 | |
2006 | 推行「好撒瑪利亞人事工」;聘倪執中弟兄任錫安之家主任。 | |
2007 | 嗎哪團契成立;差派黃禾宣教師。 | |
2008 | 活水團契成立;差派鄭治慧(那瑪)宣教師;差派楊清安宣教師。 | 葛福臨福音節慶佈道會 |
組織更新與傳承(2009~ ) | ||
2009 | 組織更新為雙軌九部;宣教團契成立;新來者跟進關懷事工開始分組跟進;第500次長執同工會。 | H1N1流感大流行、八八風災 |
2010 | 組織更新為雙軌十部;石牌信友堂新堂啟用;購買雙子星大樓B1;陸續承租教育一館5~8樓。 | |
2011 | 香柏樹團契成立。 | |
2012 | 謝榮生牧師接任主任牧師;差派左亞宣教師;教牧輔導中心成立。 | |
2013 | 完成「中華基督教長老會台北信友堂」法人登記;差派愛臨宣教師;雙子星大樓確認為海砂屋,將拆除重建;差派愛臨宣教師。 | 四川雅安地震 |
2014 | 約書亞團契成立。 | |
2015 | 建立虎尾福音中心;社團法人中華信友關懷協會成立;差派詠寧宣教師;承租教育二館。 | |
2016 | 建立板新分堂;內湖分堂購堂;為傳承建造需要,一次按立17位新執事;雅歌團契成立;差派珍敏宣教師。 | |
2017 | 石牌信友堂建立淡水分堂;由牧師團按季共同代理主任牧師職務;第600次長執同工會;第三十屆差傳年會--身分與使命;差派于謙宣教師。 | |
2018 | 新雙子星大樓B1(何烈館)重建完工。 | |
2019 | 信友堂七十週年;林炳宏牧師任主任牧師(2018代理主任牧師);差派曉漠宣教師。 | |
2020 | 建立東福信友堂;暫時搬遷至伯大尼美國學校及華神聚會;教會大樓啟動建堂;因應防疫,暫停實體崇拜2個月,改為網路直播;啟動新媒體事工。 | Covid-19新冠肺炎流行 |
2021 | 舊堂結構拆除。因應防疫,暫停實體崇拜5個月,改為網路直播。 | Covid-19流行 |
註1.參考《上海通志第2冊第14卷》(上海人民出版社,2005),頁1570-1572。 | ||
註2.參考周盛清,〈本堂史略〉,收於《閘北堂六十周年新堂落成紀念特刊》(1948),頁1。另一說為1890年,參考《上海通志第2冊第14卷》,頁1570-1572。 | ||
註3.參考王旌德長老,〈信友堂簡史〉,收於《展翅上騰-信友堂擴建紀念集》(信友堂,1989),頁7。另一說為1946年,參考吳勇口述,何曉東整理,《不滅的燈火 吳勇長老回憶錄(上)》(宇宙光,1991),頁97, 239。 | ||
註4.參考萬德成弟兄,〈信友堂教會今昔〉,《信友通訊》(1980年1月),頁19。另一說為1947年,參考吳勇口述,何曉東整理,《不滅的燈火 吳勇長老回憶錄(上)》,頁97, 239。 |